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2)_历史经典_太极理论_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 太极理论 > 历史经典 > 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2)(正文)

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2)

2008-05-24   本站原创   陈鑫
核心提示:  轻灵圆转,中气贯足   能敬能静,自葆虚灵。   心身不可使气,轻轻运动。   以灵动敏捷为尚。   且心一虚,则全体皆...
  

  轻灵圆转,中气贯足

 

  “能敬能静,自葆虚灵。”


  “心身不可使气,轻轻运动。”
 

  “以灵动敏捷为尚。”
 

  “且心一虚,则全体皆虚,惟虚则灵,灵足以应敌。”
 

  “打拳者,手极虚极灵,物有挨着即知,即能随机应之,不惟手,即背面全身尽是虚灵。”
 

  “往来屈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
 

  “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
 

  “至于手足运动,不外一圈,绝无直来直去。”“所画之圈有正斜,无非一圈一太极。”“沿路缠绵,静运无慌。”
 

  “足随手运,圆转如神。”
 

  “离形得似,何非月圆,精练已极,极小亦圈。”“圈是周身转,不但手足,而手足在外易见,故以手转言之。”
 

  “越小小到没圈时,方归太极真神妙。”
 

  “打拳中气所往,人孰能禁!”
 

  “以浩然之气行之,无往不宜。”
 

  “心劲一发,而周身之筋脉骨节,无不随之,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发,故曰内劲。”  

  “内劲何发何行?发于一心,而行于四肢之骨髓,充于四肢之肌肤。”
 

  “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即是中气。”
 

  “中气得十分满足,气势盛足。”
 

  “拳以中气运行,人乃心服,斯即化成天下。”
 

  “以引足为止,学者多性躁,未下功夫,先好打人,不知侵到何处,即以何处引击,不拘定格。”
 

  “中气贯足,物来顺应,物莫能违。”
 

  “拳家手成,能平其志,自无横气。”
 

  “中气运到手指头方为运足。”
 

  “足大指待手气走足后,仍与手一齐合住,此时方可踏实。”
 

  “其劲皆发于心内,入于骨缝,外达于肌肤,是一股劲,非有几股劲,即气之发于心者。得其中正即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
 

  “中气贯脊中。”
 

  “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
 

  “中气上自百会穴,下贯长强穴,如一线穿成也。”
 

  “中气贯于心肾之中,上通头顶,下达会阴,……中气充实于内,而后开合擒纵,自无窒碍。”“中气必由胳膊中徐徐运行,不可慌张忽略,顺其当然之则,运其自然,勿令偏倚,而以心气行于两肱之中,是为中气。”
 

  “其形若止,其意不止,渐渐充其内劲,必使劲由骨缝中充至肌肤,以及指头,待内劲十分充足,则下势之机致自动。”
 

  “一气运行,绝不停留,纯是浩气流转于周身,势不可遏。”
 

  “但凭得周身空灵,一缕中气随势扬。”
 

  “两人相敌,性命所关,外观诸人,内观诸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而一以中气持御之,不失大中至正之道。”
 

  “以心中之中气运乎四肢之中,是人所不见己,我独知之地,须时时神而会之,久而自明。”
 

  “顶劲领起来(顶劲:心之中气。领:如提起)顶劲何在?在百会穴,其意些须领住(领是领其全体精神,令其不偏不倚)就算,不可太过,过则不朋上悬,立不稳当,此是一身关键,中气之所通者,不可不知。中气上通百会,下通二十椎,此处一通则上下皆通,全体之气脉胥通,自无倒倾之弊。脑后二股筋是佐中气之物,二筋之间其无筋处乃中气上下流通之路,下行脊骨之中至二十一椎止。即前后任督二脉亦皆是辅吾之中气。
 

  中气最难名,即中气所行之路处亦最难名,无形无声,非用功夫久,不能知也。所以不偏不倚,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即四肢中所运之中气亦即此中气之旁流,非另有一中气。此外不偏,而后四肢之中气皆不偏,虽四体形迹呈多偏势,而中气这流于肢体中者自是不偏,此意第可神而明之。”
 

  “气非有两,其柔而劲者为中气,一味硬者为横气。其为用也,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中气之用,非中气之体。中气之体即吾心中阴阳之正气,即孟子所谓配道义浩然之气也。”

 

[NextPage]

 

  缠绕运劲,舒畅经络

   “凡经络皆有益于拳。”
 

  “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
 

  “浑身俱是缠劲,大约里缠外缠,皆是随动而发,在左手前,右手后;右手前,左手后,而以一顺合者;亦有左里合,右背合者;亦有用反背劲而往背面合者,各因其势之如何而以自然者运之。其劲皆发于心内,入于骨缝,外达于肌肤,是一股劲,非有几股劲。即气之发于心者,得其中正,则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
 

  “此中意趣,莫割断神气,神气不断,知脉自然流通。”
 

  “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尝有直而无曲者矣。”
 

  “盖物有对持,势有回还,古今不易之理也。”“卫生之本,还气妙诀。能善运气,始能卫其生命。”
 

  “自当从良师,又宜访高朋,处处循规矩,一线启灵明;一层深一层,层层意无穷,一开连一合,开合递相承。”
 

  “五运六气司变化,武术得之自通神。”
 

  “任脉起于会阴,上行循腹里至天突、廉泉止,督脉亦由会阴起,过长强,顺脊逆行而上至百会,下降至人中止。……上身任督以腹背言,……皆位乎中,可以分,可以合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人能明任督以运气保身,……行导引之术,以为(却病延年)之根本。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扫除妄念,卸尽浊气,先定根基,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即丹田),功久则顷刻间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无念之发,天机自动。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则水火自然混融。……练过十年以后,周身混沌,极其虚灵,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神由气生,气自有神,周中规,折中矩,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不知所以然而然;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中气之所以为中气也。时措碱宜,自然合拍。此言任督之升降顺逆,佐中气以成功。气动由肾而生,静仍归宿于肾。一呼一吸,真气之出入,皆在于此。……总之,任说千言万语,举莫若清心寡欲,培其本原,以养元气。身本强壮,打拳自胜人一筹。”
 

  “此劲皆由心中发,股肱表面似丝缠,斜缠顺逆原有定,最耐浅深细究研。究研功夫真积久,一旦豁然太极拳,人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混然。”
 

  “胳膊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此是顺缠法。由骨至肌肤,由肩至指,出劲也。由指至肩倒(逆)缠法,所谓入劲者,引之而来,使敌近于我也。”
 

  “两腿之劲,皆由足大拇指领起,过涌泉,上缠过外踝,向里缠,斜行而上,过三里,越膝,逾血海,至大腿根,两腿根间谓之裆,即会阴穴也(盖两劲对头是其结穴,此处是腿劲归宿,腰劲稍往下降,降至此腿根撑开,裆劲自圆)。运劲足后跟踏地,渐至趾通谷、大种、外腓以及隐白、大敦、厉兑,实实在在地踏于地上(脚趾脚掌要抠住地,涌泉要虚,不虚则趾不着力,用不上力,是为前后实,中间虚)。”
 

  “官体之劲,各随各经络运行,无纤悉之或差。”
 

  “一往一来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自古太极皆如此,何须身外妄营求。”

 

返回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theory/102.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