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接触了太极拳,十八岁正式学习太极拳,二十二岁起在陈家沟学艺十年,光阴荏苒,现早已过了天命之年,大半生没做二事,自始至终以太极为生,以开馆校养家度日,可称得上“准太极人”了。在太极拳圈混的时间长了,自然知道很多圈内外的事,就太极拳的现状与未来,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太极拳的传播
(一)太极拳的分野
太极拳源于陈家,这是目前大家公认的,尽管界内有不同的声音,但目前还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推翻前辈的考证。陈王庭至陈长兴历时五世,完成了由军旅搏杀技到内家功夫的转变。
“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相传陈王廷所造拳套有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势一路,炮捶一路。首次提出“诸绕缠靠我皆依”的太极理论。陈王廷创造的拳法,吸收了明代戚继光军旅拳法32式中29式。之后陈长兴在祖传拳套的基础上将套路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 (又名炮捶)。后人称为太极拳老架 (大架)。提出了阴阳理论与拳法的结合,“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拳术之道学,终于此而已矣!”
直到陈氏第十六世陈鑫先生明确的提出:“我守我疆,不卑不亢”的太极修炼观。太极拳学体系基本完善。
(二)民间到都市的转型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十八年中三下陈家沟,深得陈长兴先生所传精髓。艺成时,已是四十多岁。为了生活,他先在家乡永年教授太极拳,咸丰年间被人推荐去北京授徒。因武艺高强,号称“杨无敌”。他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大臣,贝勒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辛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把自己所学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拳架简化,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后来定型而为杨式太极拳。其特点是:柔和缓慢、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深藏不露、轻沉兼有。当时成为京城权贵的时尚。此拳一出,在京、津一带影响很大,学者日众,而这时陈家拳却仍在陈姓内部传递,当时尚武诗人杨季子诗中写道:“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由此可见,太极拳是由杨露禅完成了由民间到都市的转型,从此太极拳走出村野,来到了都市。
(三)流播全国、走向世界
清政府垮台,中华民国提倡国术强身,开办国术馆,太极拳被设为内家拳种。当时,由于国民政府于南京定都,国术馆随之南迁,从此太极拳开始在长江以南传播。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体委提倡太极拳运动,国家领导人题词并带头学练,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太极拳走出国门,各门派太极拳家纷纷出国游学授拳,三十年来,太极拳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据统计,全球有数亿人练习太极拳,目前太极拳已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养生运动。
我是伴随改革开放三十年与太极拳一起走过来的太极拳人。这三十年,是思想解放的三十年,也是不断丢弃传统,盲目发展的三十年。那么国内太极拳现状是个什么样子呢?
二、太极拳现状
(一)政府方面:
1、政府提倡太极拳全民健身,丢失了武艺、功夫精华。
2、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推行的段位制,不符合太极拳功夫进阶规律,导至腐败风盛行。
3、政府与民间组织盲目组织商业赛事,致使太极拳爱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追求名利。
4、政府大搞面子工程,为主管部门脸上贴金,对民间传统太极拳不能深入推广。
(二)民间方面:
1、受影视影响,认为太极功夫轻易学得,学者不做认真准备,盲目求学。
2、认为太极拳有很高深的文化内涵,练拳只是感受文化。
3、认为太极拳很美,学一点自舞,满足虚荣心。
4、身体不健康,认为太极能健身,当做一般运动养生。
5、身体有了疾病,医院没有办法,求助太极拳。
6、看到太极圈人来自各行各业,资源丰富,寻找生意平台。
7、看到有人学几天太极拳就当起拳师,学习几套太极拳后就教授他人,好为人师。
8、看到有人开拳馆,能赚钱,把学太极当做未来的生意。
9、看到老师有知名度,见老师一面,拍张合影也说成大师弟子。
10、师门名气大,拜师后万事大吉不求进取,凭师门炫耀。
11、 看光碟自学,不伦不类,终不得法。
12、 看书本空研理论,理论与实践分家。
13、将太极拳与其他功夫混合同练,功夫不纯,标新立异。
14、学太极功夫,怀疑太极功夫,放不下僵力、拙力,终在门外。
15、太极拳是漫长修练功夫,一时功夫不上升,疑师保守,怠慢师傅。
16、自以为功夫长进快,要求师傅传授高级功夫。
17、已掌握一些太极技法,自命不凡,口出狂言,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
18、热衷太极比赛、奖牌,对比赛成绩沾沾自喜。
19、学艺不精,乐于展示于人,专门在众人前演练(表演或试功)。
20、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跳来跳去,选择数位师傅学艺,不能坚守一家之学。
21、学艺不愿付出,不能正确对待师傅付出的劳动。
22、以大师、传人的名义,广招门徒,收而不教或象征性教授,变相敛财。
23、拳师搞游击教学,四处办短期班,雁过拔毛,事过走之大吉。
24、太极拳师没有文化或文化不高,只能带领学生练拳,不能讲解拳理拳法。
(三)太极群体分类
1、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传统太极家族。
2、以馆、校为核心的教学机构。
3、以能者为师的拜师习艺。
4、以社团,协会为主的健身团体。
5、以崇尚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为的文人阶层。
6、以狂热追求太极技艺,但对太极技艺缺乏认知,盲目求学,四处游学的武盲。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的浮躁,目前真正修炼太极拳者日益减少,太极拳理论、太极拳技艺也没能超越古人,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太极拳的未来与展望
未来的太极拳,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将向如下方面发展:
1、以家传技艺为核心、以回归传统为目标,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2、动员社会力量,将太极拳文化进行商业化运作(演艺、比赛、交流、论坛、休闲等)。
3、以影视及现代传播工具进行传播。
4、太极类的健身场馆、俱乐部、沙龙等形式日益普及。
5、国家将规范太极拳市场,对太极拳教练进行考评,考核,并持证上岗。太极拳教练将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6、太极拳将与中医、影视、舞台、琴棋书画等有机结合,发展出更多养生及艺术门类。
7、太极拳将以不同门派,不同拳种,不同国籍搏击的擂台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