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第二部名字暂定为《逝去的武林——高术莫用》
上半部:李仲轩家世
介绍着名武术家李仲轩的家人家事,主要写了李仲轩的二姥爷王照参与百日维新变法、发明汉语拼音的故事,王照儿子王守谦、孙子王鹰的故事,时间跨度从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有着世家子弟的逸闻趣事。
另有李仲轩的父亲——李逊之作为风流才子的故事,还有王李两家的女子的故事,李家人及李仲轩的交往实录。其中旁涉这一家人与一些近现代文化名人的交往,如康有为、胡适、徐悲鸿、秋瑾等。
这些故事采用口述历史的形式叙述,文笔简洁,不做文学夸张,凭真实事件本身的幽默传奇取胜。
下半部:象形术研究
着名武术家李仲轩在辞世前,一直讲解象形术武学。象形术是李仲轩师傅薛颠在1932年发明的武术,但没有得到传播,已经隐没了。因为李仲轩的讲解,世人重新对这门创编自民国的新式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但因为李仲轩在未讲解完便辞世,李仲轩的读者们倍感遗憾。本书根据薛颠的《象形拳法真诠》一书的纲目,综合李仲轩生前的口传,对象形术进行系统讲解,对武术爱好者应有一定的号召力。
如今从2009年9月份开始,此书的下篇“象形术研究”已经在《武魂》杂志上连载了。
作者:徐皓峰先生
1973年出生的徐皓峰,是新生代武侠小说作家中的一个异数:他用纯文学的方式写武侠;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却习武、修道、做了八年隐士;他把武侠小说的背景放到民国、甚至当下,就像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貌似嘲讽,实则缅怀。
四年时间,徐皓峰出版了三本武侠书,每本都让人耳目一新。其中第一本,就叫《逝去的武林》。
武林已逝,写武侠注定是件寂寞的事。尽管他的书在梁文道主持的《开卷八分钟》、崔永元主持的《小崔说事》里都被专门推荐,徐皓峰这个名字依然鲜有人知。他却喜欢这份寂寞:“我的条件其实比金庸要好。他是在热闹之中,花了很大的毅力把这件事情给顶下来了。我没那么多人关注,但起码一本书可以连贯的写,不写也没人催我。寂寞,反而能给自己减少负担——写书就是求个知己,知己不用太多,人活着干嘛总要干大事呢。”
从武术里学习小说文法
《逝去的武林》不是小说,而是一代形意拳大师李仲轩的口述历史。李老年轻时是民国武林中的一号人物,人称“二先生”,34岁退出江湖,几十年来隐于市井,晚年在北京西单的一家电器商店看门为生。徐皓峰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伴其左右,记录下那个武术被称为国术的时代里中国传统武者的爱恨情仇。
许多从前秘而不宣的练武秘技,在《逝去的武林》里一一披露,滴水映月,轰动江湖。一夜之间,徐皓峰的名字在海内外习武人士中迅速传扬,有人要塞钱给他办武馆,更多人找上门来想切磋比武——徐皓峰一一拱手,“我已经荒废很久了。”
他真的习过内家拳。那是1989年,全国掀起少林武功热潮,徐皓峰正上初中,一时兴起,也跑去拜师,教他的正是李仲轩。“他跟我其实是亲戚,但是他年轻时因为练武被赶出家门,跟整个家族断了联系。我们重逢时,他已经73岁,教我有点像老年人找乐趣,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我呢,后来兴趣也转移了,因为美术放弃了武术,学得非常有限。”
不久,李仲轩老人出了车祸,搬到门头沟。相隔11年之后,徐皓峰才幡然领悟到少年所学的宝贵,“翻过头去找他,他已经风烛残年,一见的感觉,第二天这个人可能就不在了。”老人身体伤残,头脑却非常清楚,他将毕生经验和盘托出,与徐皓峰对谈两年,然后溘然长逝。
徐皓峰说,《逝去的武林》轰动,主要是因为李老,自己只是个整理者,但这两年的际遇,直接影响了自己后来的武侠小说创作。“我写小说对文法的感觉,竟然是从怎么谈武术得出来的。”
他为李老整理回忆,学到的是一个‘删’字。“他讲得非常细致,如果我原样儿的把他讲到的方方面面都整理成文字,这个文章别人是没法看的。你讲得越细,别人就越糊涂。整理的稿子给他,他会指:这段不要、那段不要——不是从武术保密的角度,是从文章的角度。他说你文字越简洁,给读者的感受越丰富,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反而就枯燥了。”
徐皓峰惊讶地发现,这个一辈子练武、谋生,虽出身文化世家、但书只读到小学的老人,身上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在这个“诸艺衰落”的时代,武术身上反而能见到完整的传统文化味道。“近代以后,中国文化整体在衰落。为什么说诸艺萧条?这些艺可能表面上特别兴盛,但失去了血脉、原汁原味的东西。而练武术的人当时社会身份比较低,大家看不起,也没什么人搭理你,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对民间武学的伤害反而不是特别大,没有一下断了血脉。武术具体而微,比方说中国人的道德感,一看武林的规矩,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儿。挖掘出尚且保存完好的武术,对其它艺术门类能有一个带动。这是有实例的。齐白石门下那么多徒弟,画出来了的,只有一个拉平板车、练武术的李苦禅。李苦禅一直练拳,他的劲儿跟传统绘画的笔法有相通的地方。”
上半部:李仲轩家世
介绍着名武术家李仲轩的家人家事,主要写了李仲轩的二姥爷王照参与百日维新变法、发明汉语拼音的故事,王照儿子王守谦、孙子王鹰的故事,时间跨度从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有着世家子弟的逸闻趣事。
另有李仲轩的父亲——李逊之作为风流才子的故事,还有王李两家的女子的故事,李家人及李仲轩的交往实录。其中旁涉这一家人与一些近现代文化名人的交往,如康有为、胡适、徐悲鸿、秋瑾等。
这些故事采用口述历史的形式叙述,文笔简洁,不做文学夸张,凭真实事件本身的幽默传奇取胜。
下半部:象形术研究
着名武术家李仲轩在辞世前,一直讲解象形术武学。象形术是李仲轩师傅薛颠在1932年发明的武术,但没有得到传播,已经隐没了。因为李仲轩的讲解,世人重新对这门创编自民国的新式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但因为李仲轩在未讲解完便辞世,李仲轩的读者们倍感遗憾。本书根据薛颠的《象形拳法真诠》一书的纲目,综合李仲轩生前的口传,对象形术进行系统讲解,对武术爱好者应有一定的号召力。
如今从2009年9月份开始,此书的下篇“象形术研究”已经在《武魂》杂志上连载了。
作者:徐皓峰先生
1973年出生的徐皓峰,是新生代武侠小说作家中的一个异数:他用纯文学的方式写武侠;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却习武、修道、做了八年隐士;他把武侠小说的背景放到民国、甚至当下,就像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貌似嘲讽,实则缅怀。
四年时间,徐皓峰出版了三本武侠书,每本都让人耳目一新。其中第一本,就叫《逝去的武林》。
武林已逝,写武侠注定是件寂寞的事。尽管他的书在梁文道主持的《开卷八分钟》、崔永元主持的《小崔说事》里都被专门推荐,徐皓峰这个名字依然鲜有人知。他却喜欢这份寂寞:“我的条件其实比金庸要好。他是在热闹之中,花了很大的毅力把这件事情给顶下来了。我没那么多人关注,但起码一本书可以连贯的写,不写也没人催我。寂寞,反而能给自己减少负担——写书就是求个知己,知己不用太多,人活着干嘛总要干大事呢。”
从武术里学习小说文法
《逝去的武林》不是小说,而是一代形意拳大师李仲轩的口述历史。李老年轻时是民国武林中的一号人物,人称“二先生”,34岁退出江湖,几十年来隐于市井,晚年在北京西单的一家电器商店看门为生。徐皓峰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伴其左右,记录下那个武术被称为国术的时代里中国传统武者的爱恨情仇。
许多从前秘而不宣的练武秘技,在《逝去的武林》里一一披露,滴水映月,轰动江湖。一夜之间,徐皓峰的名字在海内外习武人士中迅速传扬,有人要塞钱给他办武馆,更多人找上门来想切磋比武——徐皓峰一一拱手,“我已经荒废很久了。”
他真的习过内家拳。那是1989年,全国掀起少林武功热潮,徐皓峰正上初中,一时兴起,也跑去拜师,教他的正是李仲轩。“他跟我其实是亲戚,但是他年轻时因为练武被赶出家门,跟整个家族断了联系。我们重逢时,他已经73岁,教我有点像老年人找乐趣,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我呢,后来兴趣也转移了,因为美术放弃了武术,学得非常有限。”
不久,李仲轩老人出了车祸,搬到门头沟。相隔11年之后,徐皓峰才幡然领悟到少年所学的宝贵,“翻过头去找他,他已经风烛残年,一见的感觉,第二天这个人可能就不在了。”老人身体伤残,头脑却非常清楚,他将毕生经验和盘托出,与徐皓峰对谈两年,然后溘然长逝。
徐皓峰说,《逝去的武林》轰动,主要是因为李老,自己只是个整理者,但这两年的际遇,直接影响了自己后来的武侠小说创作。“我写小说对文法的感觉,竟然是从怎么谈武术得出来的。”
他为李老整理回忆,学到的是一个‘删’字。“他讲得非常细致,如果我原样儿的把他讲到的方方面面都整理成文字,这个文章别人是没法看的。你讲得越细,别人就越糊涂。整理的稿子给他,他会指:这段不要、那段不要——不是从武术保密的角度,是从文章的角度。他说你文字越简洁,给读者的感受越丰富,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反而就枯燥了。”
徐皓峰惊讶地发现,这个一辈子练武、谋生,虽出身文化世家、但书只读到小学的老人,身上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在这个“诸艺衰落”的时代,武术身上反而能见到完整的传统文化味道。“近代以后,中国文化整体在衰落。为什么说诸艺萧条?这些艺可能表面上特别兴盛,但失去了血脉、原汁原味的东西。而练武术的人当时社会身份比较低,大家看不起,也没什么人搭理你,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对民间武学的伤害反而不是特别大,没有一下断了血脉。武术具体而微,比方说中国人的道德感,一看武林的规矩,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儿。挖掘出尚且保存完好的武术,对其它艺术门类能有一个带动。这是有实例的。齐白石门下那么多徒弟,画出来了的,只有一个拉平板车、练武术的李苦禅。李苦禅一直练拳,他的劲儿跟传统绘画的笔法有相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