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本文透露了一些杨氏拳的“机密”:原来传统杨氏太极拳里确有“太极操”,只不过这个操做起来并不简单,它又叫“群练”,有基本的“内功点”和最基本的练法,不是随便动动胳膊腿就可以算数的;比这 “做操”层次高的,那就是关系着传统太极拳功夫传承的“做窝”了。本文作者得其恩师杨振基先生传授,独有心得,今为广众计,明确指出“群练”与“做窝”的练法和区别,尤其文末最后一问:“杨氏太极拳该怎么传怎么练,拳友当自悟之”,值得拳友诸君动容深思。图片为胡贯涛先生的“做窝”照。
晨起广场上,公园里常有人群,放着音乐缓缓移动手脚,这被人称为广场太极拳,也有人称作太极操。这种群体练法最多,最常见的当属杨式太极拳。把一种传统武术,尤其是内涵高深的内家拳,变成老少皆宜的体育健身运动,是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代表人物----一代宗师杨澄甫。
杨澄甫所处的年代,是中华民族被列强欺辱,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弱国年代。把一种侠客义士所练的高深武学,变成一种强国、强种的体育运动,是杨式祖师的追求。这样的用心和苦心,我们后人从杨式太极拳拳谱中,处处能找到印记。杨家三代、多人,用毕生心血至宗师杨澄甫时方见成效。这就是现代人常见的广场练,在太极拳圈内称“群体练”简称“群练”。
群练发展到现在,又融入了舞蹈,融入音乐。把一套内家拳配上音乐,大家手脚一致,有人提出非议说这是太极操,完全丢掉了内功,毁掉了太极拳。对此议论,笔者愿听恩师杨振基所说“现在练太极拳的人,大都是有病的、瘦弱的、年老的,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学太极拳的不多。把太极拳当作提高技击水平来练的人更少。把拳改来改去是为了适应广大群众锻炼身体的需要,使太极拳更普及,造福于社会,这有它的积极意义。”这是大师对广场拳“群练”的正确评价和认可。当然普及型,从师祖传承也讲功法,如“大小太极解”所述“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拆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这能算太极拳最简单的练法。如果 “群体练”连这点最基本的“内功点”也失去了,成了一个彻底的广场舞、广场操,那就离开太极拳的真义太远了!
恩师杨振基虽然不反对那些能保留住太极拳最基本 “内功点”的“群体练”,但对其也有所顾虑,他说:“如果把一些技击性动作改了,拳式的攻防意识不明显了,练来练去除了起到健身作用外,技击方面的意识和效果减弱了。”他还说“怎么练拳就怎么推手,架子上出不了功夫,推手就无从说起。”这是大师对于要把太极拳用于技击的真知灼见,也是对太极拳功夫传承上的忧心。
从以上现象看,太极拳的普及、发展和太极拳功夫传承似乎是矛和盾。难道两者真的不能并存吗?
事实上杨式太极自杨澄甫师祖普及太极拳始,就考虑到了功夫的传承,就有两种练法,一是“群体练”,这为普及型;在提倡“群体练”的同时,杨式太极拳也留下了另一个传拳方式,叫“做窝”。
所谓“做窝”是师傅择徒而授。功夫程序要求严格,从桩功开始,打通经络,必要的拳谱,熟读后融会贯通,练到拳架里。这样的徒弟,常常是十天半月随师父练一次拳,三年五年后由师父推手“喂劲”。平时在一固定场地独自盘架子,一招一式认真领悟,这叫“做窝”。“做窝架”和“群练架”既一样,又不一样。相同点是外形好似一样,但两者在一齐练却合不上拍。以“大小太极解”为例,“群体练”能做到前面讲过的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筋骨鲜拆曲之苦,皮肤无磋磨之劳”就算是达标了;而 “做窝”练的是“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
“做窝”练法枯燥无味,却是杨氏太极技击和功夫传承。只是现代社会,是个欲望太多人心浮躁的社会,有几人耐得住寂寞?!“明师”越来越少,择徒越来越难。树林里、空旷地已少见披星戴月“做窝”练功者了。可太极拳功夫是华夏代代传承的文化瑰宝,它受到了全世界有识之士的钟爱。当陈氏太极大师陈小旺,以洋弟子30万的殊荣,登上中国十大文化名人的领奖台时,笔者忍不住问:杨氏呢?难道三代无敌的杨氏太极,真的成了昨日黄花了吗?一边是传遍世界的“群体练”,另一边却是对杨氏太极究竟有没有功夫的质疑声。网上有博文写得更直白,全文肯定了陈家沟陈氏功夫的同时,对杨氏太极发祥地“广府城”和杨氏功夫,用了“日落西山”的词汇。太极毕竟是拳,在普及健身的同时,必须有功夫传承。这提醒杨氏太极的导师们,在普及“群练”的同时,也应该传授些“做窝”的弟子了,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绿叶再多,也需有花、有果的“陪衬”,杨氏太极离不开功夫,离开了功夫的太极拳,就不会有当年三代无敌的武林纵横。只是杨氏太极拳该怎么传怎么练,拳友当自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