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
《太极拳论》从开头第一句“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到“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说的是整个盘拳架运作的过程,都是用“意”,属于内里的东西。
“意”,是什么?曾有一篇《正确理解太极拳的“意”——兼答香港吴汝华等先生》(《武林》,2006年第4期),它是这样解释的:“意”,特指同“气、神”和“腰脊”运作融为一体的一种劲道,一种物质合力,它已经不再是头脑中空洞的意识、思想了。这里,把它展开来谈谈。
“腰脊”作何解释?经典着作中称“腰际”“腰隙”“腰间”“腰”。吾师李雅轩先生管它叫“腰脊”。这些,都显得笼统、抽象。至于“腰脊”部位指那儿?如何运作?似乎经典着作中没见解释。而当代一些权威书中,要么不解释;要么一解释就错。有位在其书上写道:“腰隙”,指两肾;运作是旋腰转脊。这是从字面意思讲解的,完全错了!笔者从数十年习练中体会的是:“腰”与“脊”相连并提,应从“脊”着眼。脊,即脊椎。与脊椎相对应的整体,就是腰,属狭义腰的放大,即躯干。“腰脊”动作,就是躯干整体机能的合力动作。被运作的对象是四肢。四肢,要像丝连线挂在躯干上一样,被动地由躯干带动起来动作,只有这样运作,而不是自动、直动,四肢才能体现出轻、柔、绵、缠的劲道。躯干的各个机能在带动四肢运作中,是有主次之分的,那么,主要带动的是靠什么部位呢?是靠“胸背开势”和“顶沉对拔”!
“胸背开势”,就是“含胸拔背”。含胸,说的是胸部不能凹,要保持平整,即要开!胸开了,在胸腔周围就有气圈形成,好像把胸腔包围住一样。含者,包含也,是谓含胸;拔背,说的是背部不能凸,也要保持平整,即要开!背开了,在背部就有气贴背的感觉,热呼呼的,就像热得出汗,衬衣沾在脊背上一样,实际上没有出汗,而是一种气感,是谓拔背。“含胸拔背”,都是指气感说的,不在外面。胸开了,气就通了;背开了,气就顺了。胸和背,开与不开,就看有无气感。有气感,就开了;没有气感,就不开。这是死理道!“开”同时是一种劲道!凸胸凹背,人们不同程度都有!这是后开形成的一种不良积习和定型病态,改起来较困难,但要学太极,就要改过来。《太极拳论》三个“无使有”之一,就是“无使有凹凸处”!
“顶沉对拔”。“顶沉”,就是“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的简称。“对拔”,是体现太极“对称”理法的一种劲道。“顶沉对拔”,是指“沉劲”和“顶劲”,上下呈反方向对拔对拉,这样,就把躯干拔直了。躯干拔拉正直了,行拳走式就稳当了。躯干正直,这是太极一条原则性理法。“胸背开势”和“顶沉对拔”带动四肢运作的过程,也同时是体现躯干正直这一原则性理法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开胸开背”(含胸拔背)、“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这三个要领,能够直接校正人体后天形成的病态——凸胸凹背!凸胸凹背得到校正,气就能够通顺了。气血通顺了,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腰脊”运作,就是主要靠“胸背开势”和“顶沉对拔”来运作,必须借助于“意、气、神”的劲道。所以说,太极拳是意、气、神的东西。
“气”中有“意”,“神”中有“意”,因此,统称“意”。如上引《太极拳论》中的概括句“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再如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太极拳说十要”之六:“用意不用力。”说的是一个意思,太极拳的运作皆是“意”——特指与“气、神”和“腰脊”(“胸背开势”和“顶沉对拔”。本文中凡是提到“腰脊”运作,都是指此)运作融为一体的一种物质合力!一种虚无劲道!二者密切相连,既不可离开特定的腰脊运作谈意、气、神,也不可离开意、气、神谈特定的腰脊运作。这种不可分割的性质,充分体现在共同运作的境界中——四肢被“腰脊”带动得轻、柔、绵、缠,气感充盈;“腰脊”在带动四肢中,出现一种舒适松空状态。周身显得轻灵,遍体近似透空。
(二)“对称”
“对称”,在《太极拳论》中是这样写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反之亦然,有下即有上,有后即有前,有右则有左。说的是方向对称对应的部位。在太极拳运作中,专指“对称”部位是“反方向”对拔的一种劲道。本属静态对应关系,移植于太极拳中,就变成动态对应关系——“反向对拔”!使“对称”部位间的肌肉、经络、骨骼出现一种舒展感,内脏也被相应激活了,再配合上内气运行的酣畅劲儿,真是安逸极了。这是太极先师们的伟大贡献,是太极区别开其他拳种的一大特点。这种“对称”劲道,太极有个术语,叫“抽丝劲”。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对太极行拳走式的神态与气势是这样描述的:“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