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先生是陈式太极拳中最有文化修养、研究太极拳最深者,也是陈氏家族传人中了不起的人物。他研究太极拳法,以易理说拳理,引证经络学说,是陈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近代陈氏家族中无一人能企及。
如此高评价他,是因为:一、就理论而言,超前蕴后;二、就作用而言,树立一代楷模;三、就影响而言,开启缠丝劲一代新风。最重要的就是他指出“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不明此,及不明拳”的关键所在。其他各式太极拳名家虽也各具特色,各自影响了一批人,但都没有如陈鑫先生这样开启了一代新风古貌。或许会有人认为我树立的“大师”满天飞,如果能静下心来看一看我给大师下的三个标准,人们就会不言而喻,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师。
陈鑫先生的理论“意高于法”,然而意高于法者必有法;无法则无可达其意,意高于法则用意。这“法”不仅仅是指拳法,也包括《荀子·劝学》中“礼、乐法而不说”中的“法”,即正规、法度、严肃、模范等。
陈鑫先生自幼年始遵父命习文,但他却情致于陈式太极拳,精修苦练六七十余年。因为自幼习文,他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在深悟太极拳精妙理法的基础上苦练的,虽严寒盛暑勿懈。从六十岁以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太极拳理论方面,他曾阅读了陈氏家传大量的书籍、手抄本、文献。而且大胆的以太极拳的理法与形意拳相对照,相互借鉴,写出了经典的《三三六拳谱》,着有《陈氏家乘》五卷、《安愚轩诗文集》若干卷、《陈氏太极拳图说》四卷、《太极拳引蒙入路》一卷等着作,其志尤在阐发陈氏世代相传之太极拳理法。自陈家沟陈氏九世陈王庭以来,陈氏世代传习,名手辈出,而着述极少,经七传至陈鑫先生始重视文字记录,因此,说他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合情合理,恰如其分。
有人说:“陈鑫先生不会太极拳,他着述的理论也不是太极拳的理论”。这是因为无知者学养不足,看不懂陈鑫先生的理法,皆不是论。然而即使是较有水平的太极拳家和史论家,能看懂陈鑫先生的着作者,也不过看个大概而已,或者只有感性的认识,赞叹他的学识渊博,理论深邃。却没有理性深入的认识,不能落实到具体的每一式、每一动作上所体现的方法和原理,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正因为能读懂陈鑫先生着作的人太少,所以世人对陈鑫先生有不公正的评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俗话说:“高岩之下必有低谷,飞瀑之下必有深谭”;“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都说明再完美的作品也会有其不足之处。我在阐述陈式太极拳缠丝劲的文章中曾经指出:陈鑫先生在其着作《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把“五对方位缠法”并列,没有突出“顺逆”的基本缠法地位;其中眼法的“注视中指甲”,也不符合实战所需;所谓“眼随手转,圆转如神”一语,没有把太极拳中的眼法“左顾右盼”讲明白。如此等等的问题是陈鑫先生着作的不足,甚为可惜!
陈鑫先生不仅仅是太极拳一代大师;而且还是大诗人,大理论家。他以易理说拳理,给学者指明了“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不明此,即不明拳”这一秘诀。我欣赏他的拳理拳法,更欣赏他的“拳经”、“俚语”;同时也感叹他坎坷贫穷的一生。非苦命人偏爱苦命人,而是因为他在如此艰苦的岁月里酿成了最经典的太极拳杰作,最优美的太极拳俚语,更蕴涵着世代反复无常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