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畅《文化中国》专访_太极新秀_太极人物_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 太极人物 > 太极新秀 > 马畅《文化中国》专访(正文)

马畅《文化中国》专访

2009-03-04   文化中国
核心提示:精彩对话--  发自内心的喜欢太极拳。   在选择练习太极、练习武术之前我已经承诺了爸爸我不怕苦。因为我喜欢,我选择了;也因...
  
信息图片

精彩对话--

  ·发自内心的喜欢太极拳。

  ·在选择练习太极、练习武术之前我已经承诺了爸爸我不怕苦。因为我喜欢,我选择了;也因为我选择了,所以我承诺了。

  ·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肢体的运动形式,更需要有传统文化的积累才能更有助于对拳术的理解和提高。

  ·习武先习德,“做人、品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不能落下的功课。

  ·太极拳运动包含着中国的文化,包含着为人处世的法则,包含着世界万物的虚无及变化

  ·太极拳肯定是离不开我的生活了,因为太极也是我的“根”。

  ·我希望用更多的形式、我可以做到的形式、不违背常理的形式,引导大家喜欢太极,练习太极。

  ·计划在北京开个太极拳馆,这个是一定的,只要说出了,一定要做出来。因为太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必须有更多的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


 

文化中国您好像很小就喜欢太极拳吧?您是如何跟太极拳结缘的呢?媒体上提到的“五岁时自己跑上台表演太极拳”的事还记得吗?

  
马畅
:呵呵,是啊。很喜欢,发自内心的喜欢。

  因为爸爸对太极的痴迷,训练成了他每天必修的功课,而他的“表演”也成为了我幼儿时期每天必须要欣赏的“节目”, 就这样,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我也深深的被太极吸引了,但那时的吸引似乎只是好奇和好玩罢了,两岁多刚刚会走路,就跟在爸爸后面笔划动作。

  学习了太极,每次学校有文艺演出之类的活动时,其他人表演舞蹈唱歌,而我每次都为大家表演太极。

  5岁时候自己跑上台表演,是让爸爸都出乎意料的事情,在演出中途,别人刚刚演完下来我就自己登台了,在台上时,听到的不仅仅是掌声,还有笑声,因为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就像一个小馒头在那里滚来滚去一样,现在自己看起那段视频还不时的发笑呢。而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下台后看到的我妈妈的眼泪,激动的泪、高兴的泪、欣慰的泪。

  
文化中国
大家都知道,学武术是件很苦的事,对于一个女孩子,学习太极拳更是不容易。您在学太极拳过程中一定吃了很多苦吧?俗话说,“拳不离手”,您现在还每天都坚持练吗?

  
马畅
:吃苦?怎么说呢?现在回想起这段过程,还有其中的很多细节,的确是吃了很多的苦,但是在那个过程中的时候,我好像完全没有感觉到苦,感觉到累。或许是从小的习惯,我总是往前看吧!些许的疼痛和泪水,转眼就会过去。更何况这个选择是我自己选择的,在选择练习太极、练习武术之前我已经承诺了爸爸我不怕苦。因为我喜欢,我选择了;也因为我选择了,所以我承诺了。

  现在由于工作、还有演出要经常外出不能正常的每天练习太极套路,但是只要有时间的时候还是会坚持的。现在太极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我工作之余主要事情之一。因为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肢体的运动形式,更需要有传统文化的积累才能更有助于对拳术的理解和提高。

  
文化中国听说您父亲年轻时就深迷太极拳,您父亲对您是怎么要求的呢?学练太极拳时是否想过将来要拿冠军呢?


  
马畅
:父亲对我当然是很严格了,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下,爸爸对我的专业和做人这两点是最为严格的,专业——武术;做人——武德;这两点也是爸爸最最在意的,也是教导我最多的。
首先,我选择了武术,这个又是爸爸的专业,爸爸作为自己的老师,其实小时候很喜欢偷懒的,呵呵,但是每次都逃不过爸爸“火眼金睛”,每次都会严惩不待,但是,随着我慢慢长大,我觉得自己更多一分责任,因为我要做出个样子,也要给爸爸其他的学员,我的小师弟师妹们做个榜样。

  其次就是有关武德了,我一直被爸爸“以身示法的教育模式”感染着。习武先习德,“做人、品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不能落下的功课。

  学习太极拳的时候,最开始其实还是由于好奇才喜欢的。但是从12岁开始,太极便成了我的专业必修课程,这时,比赛也成为了我的主要目标之一。比赛,想拿冠军是正常的。但是路都是一步一步走的。一年一年的锻炼,直到我获得了这个成绩。但是冠军现在也只是过去式了,现在是我要做什么?作为一个太极人我该做什么?作为一个太极拳冠军我应该做什么?这才是我要思考和做的事情。


文化中国在您的心中,太极拳在传统国术中的地位如何?

  马畅:在我心中,太极拳是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现出的中国式的运动。这种运动包含着中国的文化,包含着为人处世的法则,包含着世界万物的虚无及变化……,她的魅力已经深深的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爱好者。

  
文化中国
:有人说,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按您的理解,“内家拳与外家拳有何异同?“内家功夫”与武侠小说中的“内力”是一回事吗?

  马畅
:顾名思义,内家拳主要是养内、通过内在的强大来巩固外在,从而发挥肢体最大的潜能,我觉得内家拳是最能体现中国的一句俗语:“真人不露相”。而外家拳主要是以外为主,是一种注重精神、力量、速度、柔韧等超强度负荷的功夫。要通过外力的辅助来使自身的关节、肌肉达到随心所欲、收缩自如。

  武侠小说中的内功一直是很多人们觉得很玄妙的神功,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内功,却是需要是时间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没有那么的玄虚。

  
文化中国
您对自己的未来是怎样设计的?会对太极拳不离不弃吗?

  马畅
:我自己的未来,呵呵,还是顺其自然吧,总之我努力着,并且会一直努力呢,还有就是乐观的努力着,呵呵……。未来怎么样,只有到那时才知道。

  不过太极拳肯定是离不开我的生活了,因为太极也是我的“根”。我的父亲已经牢牢的把这个营养丰富的“根”种在我的内心了。我也会精心培育,希望她枝繁叶茂!

  
文化中国
看到您参与的太极拳与歌舞娱乐结合的表演类节目,觉得很有创意,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您对太极拳的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如果观众很喜欢,可否将这种方式延伸下去?您还参与了一些影视剧的拍摄,是否有计划进入娱乐圈呢?

  马畅
:首先我不排斥一切我可以做的事情,因为这些都是围绕我的太极的,如果没有之前20来年的积累,我就没有如今这么多的选择,所以,涉及娱乐圈的一些演出以及表演我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也是传播太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唱太极,再通过唱来演太极,只要有一个人喜欢了,就说明我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在舞台,我更多展现的是太极拳的快慢相间,舒展大方,刚柔并济……,但在教学和自身的修炼中,我表现又是一种沉着稳重、轻灵自然,虚实转换……。大家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我在台上的表演和我所出教学光盘中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希望用更多的形式、我可以做到的形式、不违背常理的形式,引导大家喜欢太极,练习太极。

  
文化中国
您曾计划在北京开个太极拳馆,教年轻人学太极,是否成行?您曾说过“太极胜瑜伽”的话,觉得很提气,能否解读一下“太极之美”?

  马畅
:这个是一定的,只要说出了,一定要做出来。因为太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必须有更多的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呵呵,这样说好像我很老了一样,可事实就是这样子,从小和爸爸走南闯北,见到了各路的太极大师,自己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觉得自己这么多年也要为太极做些什么。看到这么多的舶来运动慢慢占据我们的生活,其实也有些辛酸,那些形式真的好吗?还是随波逐流?总之,他们发展了,就说明真的是有效果的。

  反过来,太极拳“好”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太极比瑜伽好,哪里好?其实最应该反思的是“太极人”们,我们自身是怎样做的,我们给大家目睹的太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所以,还是大家一起努力吧!

 

转载--文化中国(www.culcn.cn)

[NextPage]

返回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首页>>
    掌上阅读

    扫描二维码 用手机阅读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http://www.cntjq.net/
    本文链接http://www.cntjq.net/masters/4598.html
    版权声明: · 凡注明来源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 非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电话:0391-3820890 邮箱:9450042@qq.com 新闻投稿新闻投稿

    爆料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新闻热线:0391-3820890
    爆料邮箱:9450042@qq.com
    欢迎网友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