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作家练习太极拳的体悟_我与太极拳的故事_名家专栏_永嘉县太极拳文化研究会
太极资讯太极流派太极视频太极理论太极人物协会组织太极养生培训信息图说太极名家专栏战略合作电子政务太极社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专栏 » 我与太极拳的故事 » 正文

一个女作家练习太极拳的体悟
阅读:13632016-03-10  作者:王英琦编辑:*

核心提示: 一  十年前,为了解决生存危机,我踏上了命定的求真求道坷途。二年后,又为了创作我一生中的“精魂血魄”之作:《背负自己的十
      一

  十年前,为了解决生存危机,我踏上了命定的求真求道坷途。二年后,又为了创作我一生中的“精魂血魄”之作:《背负自己的十字架》,偶然又必然地“遭遇”上此生躲不过的缘:“太极缘”(倘不先练好太极、练好身体,完书之日就可能是我的小命报销之时)。

  而今,风刀剑霜已八载。我不能妄言自己已经得道,已经修得太极正果。我只能说,八年的潜修苦练、上下求索,我的习拳生涯可以告一段落,该是试着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悟出的道,去总结一下太极拳理——包括人生之理,以完成认知上的一个循环。这也是中华文化知行合一、体用兼备的优良传统和具体方法论。             


       二

  欲说太极,必先定义太极。尽管古今关于太极和太极拳的定义甚多,但我在此系列体会文章的开篇还是想再说上一说,扯上一扯。虽不敢说都对,但起码是自己的真实体会和认知,不是“炒冷饭”、“大拼盘”。

  太极二字,本意具有二层含意。一指事物的极限、极致、无限、无穷状态;二指事物倘真能达到此种宏观极限状,也就是最接近临界转换的突变状,乃至最有可能两极相通、极值互通,向另一事物发展转化的状态。如时间与空间的质能转换;宇宙的显、隐对立互补;正时空与负时空的螺旋循环运动即是例子。

  这里,我想郑重指出的是,解说、诠释、定义太极及太极拳的人大有人在,但限定、说出它的唯一性的人却少少。其实太极和太极拳是一种非常态的、特殊的状态和运动。它的前提必须是“太——极”:一种其大无边或其小无内,刚到极致或柔到极致的状态。只有这种一极到边、到极致的状态,才能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反相成逆变下,通向另一极;才能有幸达到那个宏观量变的神秘临界点;也才有可能是质能互转:有即无,虚即实,能量即质量,唯心即唯物……

  因此,定义太极,必欲同时界定 “临界”这一语词的词意。因为,太极的无穷大或无穷小都必须在临界状态才能转变。临界通常指的是一个人、一个事物、一个系统内,两种或多种物质能量交叉矛盾、激烈冲突时的边界状不稳定状。它的特点——一是必须达到事物的某种大数定律;二是极其敏感极其罕见。在这种前提下,有时一个偶发因素,都能引起整个事物或系统的全部变化。引发质能转换,出现另一新的局面或系统。

  可见达到临界及临界转变值是非常难的。这种限制,也就是“太极”的终极性限制。因为万事万物的恒常态多是中间态,都是有限的、局部的、一般的,很少有接近极限的状态,达到临界转变的。

       

  我理解,太极二字引申到拳种,就是要最大限量地在人的肢体上体现出一种极致性的相反相成状态——一种既冲突到极致又调合到极致的状态。它实际是对习拳者的严酷限定。是对人的身体宏观调控及自组织能力的一种高标——一种无情衡量和考验。

  太极拳与其它所有拳种的区别,它的高精尖难处,就在于它的名称上,它的“立名定义”的哲学背景上。用现象界无所不包的宇宙法则“太极”来命名拳种,表面在最基础处、最低层面,拥有最广义的普适性、群众性,实质在最高层次最极限处又制约着人的终极能力。固然一切拳种欲精都难,但太极拳似乎尤其难。其它拳种也讲矛盾统一劲、十字争劲,但唯有太极拳要求的更彻底全面;其它内家拳也讲内外双修的重要,但只有太极拳更强调“十年太极不出门”。

  具体说来,它要求太极拳练习者在一种动态平衡的运动状态下,竭力体现出四肢与躯体整体性的身手反称、斜正互参的二律背反:既能体会到行拳时身体各个部位细腻微妙的冲突转化劲;又能保持住在走架时身体重心点的平衡、拳势在极限处的稳定。它所要求的对称性程度之高,确实为其它拳种所罕见。按物理学对称性更高的事物更美、更平衡合谐的原则,真正修练有成的太极拳家,理应在健身、技击、表演三个层面上较之其它拳种,更能显示出整体的优势。

       

  打太极拳,倘抽象地说,打的就是矛盾劲、转化劲、对称劲。就是要在矛盾转换的瞬间,找到两种劲力转折的临界点、突变点、相变点,以及这个转捩点的动态平衡。这注定了它同时又是一个处处讲力量转换、关系艺术的拳种,考究中间“完美过渡”的拳种。也因此,说它是打“关系”,而不是打“定势”;是正、反、合的“三段式”(加上时间临界点的立体螺旋),而不是只有正反二股劲的平面循环的拳种,当不为过。大而空地侈谈什么动静、松紧、开合、阴阳毫无意义。大囫囵地瞎扯什么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等于白说。包括“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发”等都是玄而不实的无稽之论。这些大话套话基本都是复制的废话。都是精而不确,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只有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同义反复。问题不在人人都能把阴阳、开合的发化技术强调一遍,而在如何通过分析推理,使这一技术成为可能;如何使人找到那个“神秘际会”矛盾力量转化的最佳平衡点和极限点——这才是太极拳的最本质最难处。

  换句话,太极拳的每一招式,都要在人体的时空框架中,领悟到上下、左右、前后空间上定位的整体感,临界转变的一刹那,时间上的连续性——即那个一次次正反“六合”的临界点——宇宙动态平衡的全息美。

  是的,太极拳的活,简直就是除了上帝老人家,是人都玩不转的特技绝活。只有上帝老人家在创世时,在一次性的大爆炸中,能神气且神奇地立在“双面刃”上。在那一开一合的瞬间,不仅维持住中心奇点浓缩到无限小的向心力,又衡定住边缘爆涨到无限大的离心力——也就是说,上帝具有同时把握两极极限转换及临界点的神力。

  人不是神,不具有上帝的神力。但人又是上帝的派生物,又被上帝规定了必须按他的属性生存。极言之,人类任何意义上的超越活动,都必须是极限中包含了平衡,平衡中包含了极限的双向互逆运动。

  特别对有志于太极拳的同仁来说,既然别无选择地选择了太极拳这一带有“神性的拳种”,也就是选择了一种极致性的生命存在方式。这就是:终生都必须在不可能的完美中,追求完美;在达不到极限中,追求极限(那些只求练拳健身的人不在此例)。

       

  太极拳的平衡是美的,美是和谐的、魅人的。但太极拳中的矛盾、冲突,更是奇异之美,高阶之美。我们评价衡量一个太极高手的高下轩轾,不在他的自我标榜、自我确证,也不全在他外化出来的协调性、灵敏性、爆炸劲、螺旋劲……而在他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了“人拳统一”。自觉将“太极精神”——太极拳在高度矛盾中体现出的超然化境贯穿到自我的全人格,引领自我的全人格。真正的太极大师永远只属于那些旷世奇才。那些超越了个体生命、世俗名利,对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最富敏感的人;那些对万有的差别和矛盾,以及神秘临界最具穿透力——并高蹈于两极颠峰的人。

  宇宙间最大最终极的艺术就是能量转换、矛盾转化的艺术。这艺术体现在那些伟大的太极大师的身上,就是将自己有限的物质生命转化成无限的精神境界。什么样的境界人格,产生什么样的拳式风格。不在你打成什么样,更在你活成什么样——你能活成什么样,你就一定能打成什么样。


      (王英琦,当代着名散文家,安徽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过《守望灵魂》、《求道者的悲歌》、《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王英琦散文自选集》等十七部散文集。近年来重点研究太极拳、内丹功等。曾获国际太极拳大会一等奖与风格奖,被誉为“中国第一个有武功的女作家。)

相关阅读: